手机版

陈红天:李嘉诚算不了什么,不如我身边很多朋友

时间:2025-09-09 17:37:00

文 | 华商韬略

2025年8月中旬,香港山顶歌赋山道15号,这套曾名噪一时的“天价豪宅”,被接管方以7.9亿港元卖出。与2016年21亿港元的买入价相比,账面蒸发约13.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2亿元),跌幅高达62%,创下香港豪宅市场有史以来最高亏损纪录。

这座豪宅的原主人,是深圳商界一度风光无限的陈红天。

身为祥祺集团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太平绅士的他,曾以355亿元财富跻身深圳顶级富豪行列,并在《2022胡润全球房地产企业家榜》中位列内地第13位。在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上,他则以明确表示“李嘉诚算不了什么,不如身边很多朋友”的豪言壮语而闻名。

而亏掉13亿港元的山顶豪宅,还不是他“光辉”成就的全部。

卖掉歌赋山道15号一个月前的7月,他名下的中半山嘉富丽苑豪宅以及其他多处物业也相继被处置;更早之前,作为其集团香港总部的“祥祺中心”已被银行接管,并以约26亿港元转售予香港都会大学,成交价格较他2016年买入时的45亿港元折让了四成。

从昔日高调宣称“买遍全球地标”,到如今被迫“集中抛售”,这位地产大亨昔日的豪气冲天,俨然已在今日变成了不知天高地厚。

狂人

陈红天,深圳最早富起来的人之一。

他曾以其敢言敢干、高调进取的风格,被誉为地产界的“狂人”。

陈红天,来源:同心俱乐部

祖籍辽宁辽阳的陈红天,1959年出生于广东佛山南海。父亲陈宗舜是部队转业干部,后来曾任南海九江中学副校长,母亲则是村里的妇女主任。

1976年,17岁的陈红天中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进入佛山南海大同鱼苗场务农。四年艰苦的农村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也让他对改变命运有了更强烈的渴望。

1980年,陈红天回到城里,先后在南海业余体校和职业中学担任乒乓球教练和体育老师。尽管端上了“铁饭碗”,但目睹身为校长的父亲仍领着全家蜗居于寥寥数平米的宿舍,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努力赚钱改变命运。

1984年,陈红天毅然辞去“铁饭碗”,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他先后在外贸集团丝绸进出口公司与恒兴实业工作,六年时间里深耕来料加工、贸易及出口业务,不仅积累了行业经验,更拓展了人脉与视野。

1990年,陈红天与妻子共同创办祥祺集团,从为开发商提供融资服务切入房地产市场。数年后,随着资本逐步积累,他开始亲自操盘地产项目。

1995年,祥祺集团在深圳开发了首个住宅项目——祥祺花园。该项目恰逢深圳地产爆发前夜,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使陈红天一举成名,祥祺也由此在深圳地产界站稳脚跟。此后,集团业务逐渐延伸至公寓、酒店和商业综合体等多种业态。

2013年,陈红天又通过增持,成为华南城集团的主要投资者之一,并快速走出深圳,进一步扩展版图和影响力。据公开报道,他曾在全球持有超12栋摩天大楼,遍布伦敦、香港、上海、广州等国际都市。如伦敦加拿大广场20号和丘吉尔广场5号,房地产业最风光的时候,这些核心资产每年为他带来数十亿港元的租金收入。

此外,他还积极布局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逐步构建起跨境物业持有与运营、股权投资及地产开发的多元化业务版图,并且投资了多家上市公司。

财富之外,陈红天还努力打造自己的商业人脉网络,成为潮汕企业家中的“活动家”。

2012年,他发起创立“同心俱乐部”,号称“中国顶级富豪圈子”。其俱乐部成员门槛极高,身价必须超过10亿元,并且是行业标杆型企业家。据称,高峰时期,该俱乐部会员149人,覆盖90家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规模超过4万亿元,年纳税总额逾千亿元。

腾讯马化腾、比亚迪王传福、顺丰王卫、宝能姚振华、佳兆业郭英成等大佬,都是俱乐部常务副主席或核心成员。

这个紧密的商界网络成为陈红天事业的重要支撑,也在2016年“宝万之争”中为他力挺姚振华提供了底气。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实力和底气,陈红天在商界以直言不讳、作风高调著称。2016年“宝万之争”中,他公开发文《谁是野蛮人?》,力挺姚振华,更毫不客气批评王石:“职业经理人不喜欢新的股东或者老板,唯一的做法就是辞职另谋高就。北方话叫’滚蛋’,广东话叫‘劈炮’。”

2022年,在大湾区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他更语出惊人:“李嘉诚先生在我们身边算不了什么,身家也好,企业规模也好,其实长和系的市值才不到2000亿,算不了什么。”

这些言论,也让他赢得了一个响亮的标签——“深圳狂人”。

爆买

如果说财富给了陈红天自信,那么买楼,就是他兑现童年誓言的方式。

曾在大肆扫楼的陈红天,有一次向媒体讲述了自己的“置业心路”。他回忆道:“小时候家里穷,全家四口挤在不到10平方米的屋子里住了近20年。对面是父母的床,这边是我和哥哥的,床底下放个痰盂,一不小心打翻,整间屋子臭不可闻。”

正是那段艰难岁月,在他心中埋下执念。从十几岁起,他就发誓:

“终有一天,我要住最好的房子!”

陈红天的堪称“复仇式置业”的买楼狂潮始于2013年,那正是李嘉诚开始抛售内地与香港房地产项目的时候,或许也正是李嘉诚认怂的抛售,让他认为“李嘉诚不算什么。”

当年,陈红天收购了武汉第一高楼——333米的民生银行大厦;随后,又将深圳证券大厦、金湖文化中心、亚洲商业大厦,以及上海的亚盛大厦等相继收入囊中。

内地接连出击之后,陈红天很快买到了香港。

2015年8月,陈红天与妻子斥资3.87亿港元,一举拿下香港东半山顶级豪宅傲璇5楼及两个车位,此后便一直在此居住。

傲璇被誉为“亚洲楼王”,坐落于维港景致核心地段,全幢仅12户、一梯一户。其9楼曾创下约72.5万港元/平方米的成交纪录,租金高达每月125万港元。值得一提的是,据传该楼业主阵容显赫:恒力集团主席陈长伟以5.096亿港元购得顶层连天台单位,影星关之琳也曾在此置业。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2016年6月,陈红天又以21亿港元的天价,从庄士集团手中买下山顶歌赋山道15号地皮。歌赋山道位于香港岛中西区,是香港岛山顶著名的住宅区之一。该地区以其豪华住宅而闻名,吸引了众多香港名人和富豪在此居住或投资。例如,李泽楷、何超琼、陈凯韵等人均在歌赋山道拥有物业。

香港山顶歌赋山道15号,来源:香港文汇报

而陈红天所购买的15号,地块面积达1672平方米,可兴建一栋总面积855平方米的独立洋房,折算下来,每平方米成交价超过240万港元。

这一交易,不仅刷新当时香港纪录,据英国《每日邮报》统计,更是登顶全球最贵房产交易。

紧接着的7月,陈红天再以45亿港元买下红磡地标One Harbour Gate东座全栋大厦。这座大厦共15层,临海而建,属于顶级甲级写字楼,总楼面积约2.59万平方米,还配备155个停车位。收购完成后,他随即将其更名为 “祥祺中心”,并将这里定为集团的香港总部。

短短一年时间,陈红天就在香港狂撒70亿港元,连续拿下三项被祥祺集团称为“收藏级资产”的物业。香港媒体盛赞他是“深圳超级富豪”;有评论员感叹:“世界上最贵的,他一口气买了三处。陈红天,这个名字,一夜响彻香江。”

2017年,陈红天更是开启了“全球置业”的模式。

期间,他与好友——有“重庆李嘉诚”之称的张松桥联手在伦敦大肆“扫货”,购入加拿大广场20号和丘吉尔广场5号两栋大楼,砸了60亿元人民币,并向英国莱斯银行申请了大额贷款。

彼时,在低利率环境下,陈红天预计租金收入足以覆盖贷款利息,稳赚不赔。其中,仅租给美国摩根大通公司的丘吉尔广场5号,每年就能带来约2亿港元的租金收入,仿佛一台“印钞永动机”。

也因此,当他以天价买下全球地标豪宅,被外界质疑出手过高时,他坚定地回应说:

“我相信这些房子将来都会升值。”

浮沉

然而风云变幻,没有人能永远站在风口。

陈红天的好运,并没能一直延续。

自布局英国房地产后,他便接连遭遇黑天鹅:英国脱欧、新冠疫情、俄乌冲突、通胀高企、央行连续加息,叠加远程办公新常态的冲击,伦敦写字楼市场遭受重创。

至2022年底,伦敦写字楼空置率攀升至21.9%,租金与市值较高峰期暴跌超五成。

在出租率与租金双双承压之外,更有利息飙升、资产估值持续下调的雪上加霜,多重夹击之下,祥祺集团很快无力支撑,只能宣告违约。

市场消息显示,由其购入的加拿大广场20号目前仍欠贷2.7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5.6亿元),而债权人当前挂牌价仅2.5亿英镑,该物业已事实沦为“负资产”。业内预计其最终成交价可能仅为2亿英镑,较祥祺当初4.1亿英镑的买入价暴跌超过50%。

几乎同一时间,陈红天于2015年至2017年在香港市场高位购入的物业,也纷纷被套牢。

2018年,陈红天提前一年向歌赋山道15号洋房地皮的卖方庄士机构支付10亿港元尾款,当市场传言祥祺出现资金链问题,他提前付尾款是为了将房屋抵押贷款时,他还对外回应:

“你可以说我钱太多!”

并且坚称,“歌赋山道15号洋房只会自住,绝不会卖,也不抵押”。

彼时的歌赋山道15号,已被建成一栋三层高的独立豪宅,其内部设计极为宽敞豪华,除了6间带套房的卧室外,还设有书房和家庭客厅,两层的地下车库和一层独立车库,非常适合大家庭居住或举行私人宴会。更引人注目的是,它还拥有超过800平方米的私人花园和宽阔的庭院、天台,更享有深水湾及浅水湾南区的双海景。

然而,当香港楼市在2021年见顶后,受疫情、加息、资本外流等因素冲击,住宅市场普遍进入下行周期之时,豪宅市场由于体量大、买家有限,调整更为明显,顶级豪宅的下降尤其如此。

陈红天所面对的局势因此急转直下。

2023年3月,有港媒报道,红磡“祥祺中心”突遭恒生银行委托罗兵咸永道接管,其A、B座及停车场等均被列入抵押资产,陈红天名下东半山豪宅傲璇5楼与山顶歌赋山道15号地皮亦被接管。

祥祺集团很快通过“同心俱乐部”公众号回应,承认“因系列事件出现短暂现金流断裂”,但表示“相信短时间内可妥善解决”。公司称,这三项核心物业最新估值约98亿港元,虽较疫情前下跌,但仍高于50亿港元贷款规模,负债率不足60%。

公司还解释,公司资金紧张是因为多笔大额应收账款遭对方临时违约,一宗重大交易也在临交割前被买方突然取消,导致连锁违约,现金流严重受损。

但集团的美好愿望最终落空,陈红天也未再等到现金宽裕之时。此后,接管与甩卖接连上演:他自住的傲璇豪宅被摆上货架;祥祺中心也由第一太平戴维斯公开招标出售;山顶歌赋山道15号豪宅也被东亚银行接管,沦为“银主盘”,出售过程更是异常艰难,经历了多次流标和延期。

最终,傲璇5楼豪宅以4.2亿卖出,亏损近38%;“祥祺中心”以26.5亿港元售出,亏损18.5亿港元,跌幅高达41%;歌赋山道15号别墅以7.9亿港元成交,跌幅超过60%。

短短几年,昔日的“收藏级资产”,接连沦为银行拍卖品,令人唏嘘。

曾经挥舞着杠杆嘲笑李嘉诚的“深圳狂人”,也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成为群嘲的对象。

从蜗居到豪宅,从全球扫货到豪宅血亏,陈红天的故事,像是一部中国房地产高杠杆时代的浮世绘:杠杆是财富的加速器,也可能是深渊的引线。

当然,66岁的陈红天,仍不能算一败涂地,他的手里依然握有不小的资产版图。

只是,如同中国几乎所有身处困境的地产企业家一样,他的元气恢复,恐怕已只能寄望历史进程的时来运转,而非个人努力。

参考资料:

[1]《叫板李嘉诚的潮汕大佬,只是豪宅的过客》市界

[2]《香港住宅史上最大亏损纪录诞生!》每日经济新闻

[3]《陈红天的“复仇式置业”》信报财经月刊

[4]《谁是野蛮人?》陈红天

[5]《2022胡润全球房地产企业家榜》胡润研究院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