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诊”农业发展 深化交流合作共赢
——202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层次专家安阳行见闻
安阳融媒记者 黄亚楠/文
赵若恒/图
5月19日至2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层次专家一行到安阳市参加由市委人才办、市农科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人才科研交流合作活动,通过人才交流、合作对接、产业发展研讨、观摩指导等,进一步加深校地交流,强化双方合作。
5月19日下午,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层次专家一下火车,就来到此次安阳行的第一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阳市现代农业产业联合试验示范基地。专家们走进试验田中,详细查看小麦等作物的生长情况。

“2021年,市农科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安阳市现代农业产业联合试验示范基地协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阳市现代农业产业联合试验示范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安阳实践基地揭牌。合作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和安阳市农科院区位、学科优势,累计引进西农小麦新品种(系)368个,配制小麦杂交组合251个,选育小麦新材料3200余份,多点鉴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谷子新品系160份,提升了新品种选育速度和质量。”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陈红旗介绍。


林州绿健的酸辣粉、皮渣,汤阴九头仙艾的艾草贴、艾草锤,中棉所的棉被、雪地袜,市农科院各类优质的种子产品……5月20日上午,安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对接活动在安阳迎宾馆举行。在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专区,专家饶有兴致地了解相关农业科技成果、农业产品、农业重点企业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才工作情况。

活动中,市委人才办向与会嘉宾推介我市人才政策,并面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我市7家涉农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37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及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等事业单位使用“绿色通道”引进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向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阳中农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涉农企业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牌。市农业科学院与河南省兆丰种业有限公司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谷子新品种经营权授权)签约。

5月20日下午,在作物单产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王东、刁现民、薛吉全、靖湘峰、王宁、马雄风等专家,围绕小麦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单产提升、“四良协同”助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小麦抗蚜防御等内容,为我市涉农高层次人才、涉农企事业单位讲授了一堂高质量的“农科课”。“专家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合作等话题展开讨论,为我们企业打开了新思路。”林州绿健农业工作人员收获满满。
活动期间,专家们还到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实地观摩,与我市企业家、农业科研人员热情交流、共话合作。
“此次安阳之行,令我印象深刻。我们将与安阳市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让更多的西农优秀人才能在安阳扎根,同时也为安阳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冯佰利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庄世宏表示:“我们愿意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学校与安阳的合作,共同努力,把安阳打造成中原大地乡村全面振兴的典范。”
202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层次专家安阳行是2025“心动安阳·人才粉丝季”乐创季——“卓越高校安阳行”的重要内容,为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带来了新动能。记者了解到,活动中,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宋慧利用自己的科研圈、学术圈邀请到多位高层次专家,成为我市“以才引才”“以才荐才”的生动体现。
“非常荣幸能够在市委人才办、市农科院的支持下,促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安阳市校地合作科技创新战略平台的建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深刻认识到农业科研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当得知家乡正在进行人才引进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回来。我将继续专注科技育种、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为安阳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农民增收贡献力量!”宋慧说。

市委人才办副主任、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胡志鹏介绍:“我们将持续深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努力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我们将聚焦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更多领域,争取更多优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相信随着‘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的深入实施,安阳市的科研圈也将不断拓展。”
详见:202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层次专家安阳行→「链接」
(来源:安阳融媒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