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证指数连续攀升,刷新近十年新高,居民入市的热情有所回升。近期多家银行发布公告重申,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股票、基金等投资理财领域,还有银行对信用卡预借现金的使用升级了监管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重申信用卡使用规则,意在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积聚金融风险。投资者需理性用卡、合法投资,这是财富安全与信用保障的底线。
多家银行重申信用卡资金用途
8月20日,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公告》,对信用卡透支资金(包含各类分期及预借现金资金)用途进一步重申,包括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如购买股票、基金、期权、期货、理财产品、投资性贵金属及其他权益性投资等七大类领域。
同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同样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公告》,对信用卡资金(包含信用卡消费资金及各类分期资金)用途进一步明确:信用卡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费使用,须保证交易真实、合规和合法;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如购买股票、基金、期货、理财产品、虚拟币、投资性贵金属、股权投资及其他权益性投资等。
部分银行还对信用卡预借现金的使用升级了监管措施。预借现金是信用卡的基本功能之一,该功能为持卡人提供小额现金借款。
8月7日,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更新《华夏银行信用卡预借现金条款及细则》,其中提到,预借现金资金不得用于任何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活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购买股票、有价证券、期货、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购房或进行房地产经营等)。
8月5日,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关于新增信用卡预借现金受控金额的公告》称,9月18日起,将信用卡预借现金转账业务纳入该行信用卡资金受控金额,对该受控金额进行资金用途管理。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强调,信用卡资金受控金额,为转入该行借记卡内的信用卡透支资金,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归还贷款及信用卡、博彩及其他违规领域,否则可能导致交易失败。
除了上述银行,今年8月以来,乌鲁木齐银行、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旗下的文山市农商行、河口农商行等也纷纷发布公告,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强调信用卡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费使用,不得用于证券投资等领域。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对中新经纬表示,银行近期再次重申信用卡资金用途,主要原因包括落实监管要求与应对市场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于202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投资等领域,此次多家银行公告可视作对监管政策的深化落实。
薛洪言指出,近期A股市场表现较好,投资热情明显回升,部分持卡人可能试图通过信用卡套现、预借现金等方式将资金转入股市,银行通过重申规则在市场情绪升温时进行风险提示,能有效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积聚金融风险。
信用卡资金炒股后果“很严重”
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均在公告中表示,若信用卡资金用于以上或其他非消费领域,可能会导致交易失败。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称,当持卡人出现违规用卡行为或存在监管机构规定或该行认定的风险特征时,该行有权对信用卡账户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提醒、分期提前结清、交易限额、调整授信额度、锁定账户、紧急止付、要求提前偿还非消费类交易金额、关闭商户交易权限等风险管控措施。
“违规使用信用卡资金进行股票投资不仅违反相关监管规定,同时,持卡人可能面临因市场波动导致的资金损失。”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提示。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同样表示,对于持卡人违规用卡、出现监管机构规定或该行认定的风险特征的,将对信用卡账户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提醒、提前终止分期、降额、限制交易、止付等风险管控措施。请妥善保管与信用卡交易用途相符的有效交易凭证,以备核查。
薛洪言分析称,信用卡资金炒股存在多重风险。对个人而言,投资风险被放大,信用卡透支资金本质上是短期消费信贷,利率通常较高,若投资亏损将面临“本金损失+高额利息”双重压力。同时,银行一旦监测到违规交易,有权采取相应管控措施。若持卡人恶意透支且经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数额较大的,可能被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面临刑事责任。对银行来说,若因资金流向管控不到位导致信贷资金大量入市,可能会面临监管处罚并引发声誉风险。
据《南方都市报》2016年1月的一篇报道,广东一高校女教授刘某炒股巨亏,于是在8家银行各办了一张信用卡,欲“以卡养卡”的方式筹钱补仓。一年多时间,刘某共利用信用卡透支套现60余万元而无力偿还,同时欠小额贷款公司及其他亲友100余万元。随后刘某因恶意透支信用卡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被刑拘。广东佛山禅城区法院公开审理该案,认定其中24万元为恶意透支,判决刘某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信用卡资金炒股本质是“高杠杆+高成本”的双刃剑。他表示,信用卡资金成本高,取现年化利率普遍达18%以上,远超普通融资渠道;若股市波动若导致亏损叠加利息压力,易引发逾期,进而留下征信污点,影响未来贷款、就业等。此外,信用卡资金本应用于消费领域,违规流入股市可能加剧金融资源错配,助长投机泡沫,扰乱市场秩序。
针对规范使用信用卡,田利辉建议个人投资者:一是严守用途红线,信用卡资金仅限日常消费(如购物、餐饮),不得用于投资、还贷、房地产等非消费领域,尤其警惕通过多账户转账、拆分资金等“曲线入市”行为;二是强化风险意识,量入为出,避免因短期行情冲动操作,优先通过券商两融等合规渠道融资;三是维护信用健康,按时全额还款,避免最低还款形成利息滚雪球。
“投资者需明白,信用卡是短期消费工具,非投资杠杆。股市有风险,资金来源更需合规,切勿因侥幸心理踩红线。”田利辉说。
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