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粉丝”也要蹭热度 执法协作“双城记”

时间:2025-05-19 16:57: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常勇 通讯员 房阿姝 刘效奎

2025年4月27日,河南省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公布,扶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的“扶沟县某超市经营仿冒地理标志‘龙口粉丝’产品案”成功入选。谈到该案件时,扶沟县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股股长刘效奎至今记忆犹新。事情是这样的:

2024年12月9日,扶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当他们走进某生活超市时,货架上摆放的“盈龙口”粉丝瞬间吸引执法人员的目光。在产品包装上,“盈龙口”被刻意竖写,“粉丝”二字置于下方,视觉呈现与地理标志产品“龙口粉丝”高度相似,极易让消费者产生混淆。

作为拥有二十余年历史的地理标志产品,“龙口粉丝”早已成为山东省烟台市的一张美食名片。执法人员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典型的仿冒地理标志案件,这种“移花接木”的商标设计,正是典型“蹭热度”侵权手法。

协同作战,24小时跨省联动破局

鉴于案件涉及跨区域侵权,执法人员迅速与产品产地山东省招远市市场监管局取得联系,获得了有力的办案支持。招远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协助核查生产企业信息,确认涉案产品确属仿冒。从发现线索到固定证据,整个过程用时24小时,上演现实版“执法双城记”。

经查,涉案超市共购进该款粉丝20包,货值金额100元,虽数额微小,但已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的仿冒混淆行为。

刚柔并济,执法温度与力度的平衡

考虑到经营者属首次违法且主动改正,违法情节轻微,扶沟县市场监管局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而是通过行政指导督促整改。“我们不仅免于处罚,还收到了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手册。”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执法人员现场讲解如何辨别正规地理标志产品,这样的指导太实用了。”

“执法不是‘一罚了之’,而是要让企业知法懂法。”办案人员表示,通过“说理式执法”传递法律温度,既能让经营者纠正违法行为,又能掌握合规经营的方法,实现法律“权威力度”和执法“人性温度”刚柔并济、法理相融。

展望未来,小案件里面的大文章

这起涉及“盈龙口”粉丝仿冒“龙口粉丝”地理标志的案件,在河南扶沟与山东招远两地市场监管部门的通力协作下迅速告破。该案通过“线索互享、证据互认、执法互助”机制,24小时内完成跨省取证,以雷霆之势维护了地理标志的“金字招牌”。

这起案值仅百元的“小案子”,折射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理念的深层变革。从“单纯处罚”到“罚教结合”的服务型执法转型,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重塑,它打破地域壁垒,成功验证了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实战效能;它转变执法方式,生动诠释了包容审慎监管的制度智慧,更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无论案值大小,只要损害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就必须亮剑。

从扶沟到招远,一场跨越山河的执法协作,不仅守护了“龙口粉丝”的金字招牌,更书写了新时代市场监管的“双城答卷”。周口市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扩大跨区域协作城市“朋友圈”,将“双城经验”拓展为“多城联动”,构建覆盖更广、响应更快、效能更高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通过法治护航、智慧赋能、协同共治,让每一次执法行动都化作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最新推荐